Friday, November 20, 2009

surviving the first two weeks (I)

小冰箱滿兩週了。

大部分新生兒的體重在第一週會掉一些,只要在出生體重的10%內都算正常。我們家小冰箱生下來就比較輕,因為身體脂肪含量少,自己保溫的能力差些,所以吸收的能量花在保溫上會多些。準備要出院的當天上午醫生護士告知小冰箱的體重掉了比10%多一丁丁,為了確保她有足夠的營養,讓我們試著每次餵奶後再給她加一些formula。下午的時候再秤重,還好,餵了幾次母奶加formula後,小冰箱的體重剛好過關!

我們是星期天(八號)回家的,其實剖腹產可多住一天,但我們想在醫院也沒有比家裡舒服,真要說起來在家可能還更自在些。出院的時候護士讓老公推著坐輪椅的我,小冰箱在car seat裡她幫我提著,這還是我頭一次坐輪椅阿。我們大約是五點半離開的,天空陰陰的還下著小雨,小冰箱跟我們回家了。

回家的第一晚小冰箱就給了我們個下馬威。在醫院裡幾乎都不太哭鬧的她這第一夜著實讓我們手忙腳亂。為什麼會這樣?想想因為我們在醫院時沒有完全的room-in,通常餵完奶我們會將她多留在身旁一會兒,但之後還是會送回nursery請護士看照直到下回餵奶時間,要不我們想她時再把她推來,中間的空檔我跟老公老媽就趁機補眠。所以她真正fussy的時候我們都沒看到吧。

隔天我們就去見pediatrician跟我的ob那兒拆線。一早出門又像打仗一樣,本來小冰箱都坐進car seat了,突然她又開始哭鬧,檢查一陣原來是餓了,只好趕緊再匆匆餵一下奶。到了診所她又哭,老公心疼的直叫我趕快餵,我只好當著其他候診的小寶寶跟爸媽們面前厚顏的拉出胸部......進入問診間小冰箱又哭了,還好這次我總算是可以比較放鬆的餵她。

小兒科醫生這邊結束後就是去我的醫生那兒。這時候的我走動非常痛苦,肚子下方的傷口有巨大的壓力,似乎動作大點就要撕裂,上車下車身體得一點一點的挪動好久,而且我跟小冰箱坐在后座,只要車子稍稍一顛或是轉彎,我的肚子和傷口就覺得要被震開,整個人要散了。

可憐的小冰箱一整個早上都還沒吃好,在我ob的候診間再度「哭餓」,護士就先讓我們到問診室餵她。醫生聽到她的哭聲還跟我說take your time。

總算小冰箱暫時吃飽,滿足安靜下來,換我上刑台!之前都不覺得那個診療台高,現在跨上去再坐下、躺下真是痛苦萬分。說拆線其實是拆釘書針;醫生拆的時候我本想數數有幾根針,但每拆一個就是小小一下刺痛,我也一直緊張,就數不清了。【後來我想到看照片,看著老公之前幫我拍的傷口照,總共有十七根針】醫生處理完釘書針,還開玩笑的跟我說"here is your jewelry! 約了下週再回診檢查傷口復原狀況。

醫生離開後狀況又來了,小冰箱還真會抓時間,醫生才剛踏出問診室,她又哭著要喝奶奶,而且尿布也溼了。因為已經中午了,我一邊拖著剛拆好線/針的身體餵她,一邊讓老公去跟護士說一下,能否讓我們餵完再走。可惜護士說她們中午休息時間已經到了,請我們得盡快離開,我們只好抱著還在喝奶的冰箱小妞匆匆離去,狼狽地隨便找了個平台幫她換尿布。

第一週的其他天都大同小異,就是疼痛,餵奶,疼痛,餵奶的不斷重複。白天或夜晚、日子跟時間對我都失去意義,反正就是小冰箱一哭我就準備上陣,然後因為還抓不到餵奶要領,她又餓得急切兩手亂揮小口亂咬,我的奶頭很快就開花了。一開始老公還幽默的說我這是人奶花,有像剛起泡般的白/黃,粉,跟咬破結痂的暗紅/黑。

就這樣硬撐了幾天,直到某次小冰箱特別激動,一下子竟把我整片已經脆弱殘破不堪的奶頭剝下一層皮,我當場爆淚,面紙一按,都是一點一點的整個奶頭都是血,血阿。

當下求老公去買個breast pump,我這邊的奶今天是不行了,也不敢再餵了,讓我把奶pump出來用瓶子餵吧!那天晚上我用pump擠了些奶,但蠢的是我忘了先消毒奶瓶。老公的意思則是要我繼續用另一邊餵,但我另一邊雖然是沒被剝掉一層,但也很滿目瘡痍,承受不了過度使用。

我心中滿是委屈悄悄地想著,先讓我用formula偷渡一夜,讓我悲慘的nipples休息一下吧!我沒有偉大到可以承受兩邊奶頭都被嚼爛的痛。

【當晚發生的事已經記錄在「小冰箱問世(後記)」,簡單說就是寶寶無辜的眼神觸動了我,心中一陣翻騰,歉疚的媽媽淚如泉湧......】

餵完formula後我先是研究了醫院帶回來的SNS、家裡現有的幾個奶瓶、好好消毒奶器附的奶瓶,然後看了一夜youtube上breastfeeding的教學短片。真的不能再這麼痛下去。

經過一天的休息跟偷渡formula,第二天晚上我鼓起勇氣,將剛長出痂的nipple塞近小冰箱急迫的小嘴中。反覆觀看教學短片還是有點幫助,若是之前的疼痛有9,這次我的nipple竟然只疼到7。

這天恰好是小冰箱滿一星期。

No comments: